【驾照扣留期间开车怎么处罚】在日常生活中,部分驾驶员可能因交通违法行为被交警依法暂扣驾驶证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驾驶人仍然驾驶机动车上路,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。以下是对“驾照扣留期间开车怎么处罚”的详细总结。
一、什么是“驾照扣留”?
驾照扣留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对存在违法行为的驾驶人暂时收回其驾驶证的行为。常见的扣留原因包括:
- 酒后驾驶
- 超速行驶
- 无证驾驶
- 交通事故后逃逸
- 驾驶证被吊销或注销
在驾照被扣留期间,驾驶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驾驶机动车。
二、驾照扣留期间开车的处罚标准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相关规定,驾照扣留期间仍驾驶机动车属于严重违法行为,将受到如下处罚:
| 处罚项目 | 具体内容 |
| 罚款金额 | 通常为200元至2000元不等,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|
| 记分 | 会被一次性记12分(如驾驶证未被吊销) |
| 拘留 | 情节严重的,可能被处以15日以下行政拘留 |
| 强制措施 | 可能被扣留车辆,并依法处理 |
| 影响驾驶证状态 | 若驾驶证已被吊销,则构成无证驾驶 |
> 注意:若在驾照被扣留期间发生事故,责任方可能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。
三、如何避免此类处罚?
1. 遵守交通法规:不酒驾、不超速、不闯红灯。
2. 及时处理违法记录:如有违章,应尽快到交管部门处理。
3. 了解扣留期限:明确驾驶证被扣留的原因和恢复时间。
4. 避免侥幸心理:切勿在驾照被扣留期间冒险驾驶。
四、结语
驾照扣留期间开车是一种非常危险且违法的行为,不仅会受到高额罚款,还可能导致驾驶证被永久吊销甚至承担刑事责任。因此,驾驶人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,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出行安全。
总结:
驾照扣留期间开车属于严重违法行为,处罚包括罚款、记分、拘留等,建议驾驶人自觉守法,避免因一时疏忽造成更大损失。


